7月19日,營口增殖實驗站與營口市水產研究所科技人員組成5人小分隊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對老邊區柳樹鎮曹家村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戶進行走訪。隨著高溫期的到來,蝦病頻繁出現,科技人員根據實地考察情況,在投餌、調水、預防、用藥等方面給出了適當的建議和方案,解決了漁民當前在養殖生產中存在的突出病害問題和漁民急需掌握的技術問題。這一送科技下鄉活動得到了養殖戶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此次科技下鄉活動的開展,將南美....
營口站連續3年進行南美白對蝦大規格苗種(2-2.3cm)放養模式中試試驗及示范推廣,試驗結果說明大規格苗種與傳統1cm規格苗種比較,苗種活力好、抵抗力強、成活率相對高,能夠有效降低對蝦養殖風險,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放養模式。2019年5月份,營口站示范推廣南美白對蝦大規格苗種1700萬尾,備受養殖戶青睞,預計在今后幾年時間內,該放養模式將逐漸在遼寧營口、盤錦、丹東等市場形成主流放養模式。南美白對蝦大規格苗種放養模式不....
2019年4月中旬,營口站炮臺基地南美白對蝦蝦苗科普示范工作全面啟動。營口站南美白對蝦科普示范苗種,包括兩個規格,1cm苗種和2cm左右的大規格苗種,養殖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情況選擇示范苗種。示范蝦苗規格整齊、反應靈敏、體色透明、胃腸飽滿、成活率高,受到眾多養殖戶的一致好評。盤錦、營口等地區養殖戶口口相傳、慕名而來,營口站依靠多年的科普示范工作經驗積累,得到了眾多養殖戶的充分信任和支持。至5月18日,累計出....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效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維護漁業生產秩序,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全面深入宣傳和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和《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剛要》,適應新時代漁政執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維持禁漁期的良好秩序,推進水域生態文明建設,提升漁政執法效能,農業農村部決定對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區以及黃河、海河、遼河、松花江、黑龍江、烏蘇....
本項目以新品種“黃育1號”脊尾白蝦為研究對象,通過從黃海所引進“黃育1號”脊尾白蝦親本,結合我省養殖環境特點,進行新品種的生態適應性評價,根據生態適應性評價,建立以脊尾白蝦為主的海水池塘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模式,并進行養殖示范,培育出適合我省養殖的脊尾白蝦新品系,并進行規模化擴繁及規模化養殖,從而推動我省脊尾白蝦養殖業的產業化發展。示范池塘15畝, 5月5日,報卵親蝦入池
除了以上大規模苗種繁育開發以外,我站在三疣梭子蟹養殖、刺沙蠶的苗種培育、牙鲆苗種培育、海蜇的苗種培育與養殖等方面也做了一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