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營口增殖實驗站召開了2024年科研工作會議。全體科研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李忠紅副站長主持。會上,李耕站長結合院工作會議精神,部署了2024年度站各項重點工作,對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期望。馬波書記結合營口站具體情況,提出了科技創新、青年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發展思路,鼓勵青年科研人員勵志篤行,跟上科研創新發展步伐。李忠紅副站長介紹了2023年科研評價和創新團隊建設情況,并對照科研評價指標,提出...
2月22日,北戴河中心實驗站站長胡海彥等一行4人應邀到營口增殖實驗站調研交流。
7月14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營口增殖實驗站于渤海營口海域組織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本次增殖放流活動共計放流8厘米褐牙鲆苗種8萬余尾,5厘米半滑舌鰨苗種21萬余尾,營口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和部分漁民代表出席活動并進行現場監督檢查。2022年6月至今,營口站共組織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6次,依托農業農村部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項目“渤海重要經濟物種褐牙鲆、半滑舌鰨增殖放流及效果評估”和營口市....
2022年1月6日,李耕站長主持召開了2022年海水蝦類規模化繁育技術創新團隊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會議。會議邀請大連海洋大學姜志強老師為團隊進行科技能力提升指導。會上,李耕站長介紹了我站“十四五”發展布局及規劃,提出了創新團隊下一步的發展目標及完善團隊經費支持、加強團隊人才培養等意見。馬波書記進一步明確了我站科研為本,打好基礎,穩步提升的科研發展方向。姜志強老師就團隊科研項目如何展開,科研思路如何形成提出了....
2021年9月至11月,在水科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2021YJ05)的資助下,營口增殖實驗站漁業資源環境調查團隊在遼河口鄰近海域,重點開展了漁業資源種類、分布、群落結構、多樣性及環境理化因子等方面的調查監測工作,順利完成了秋季野外調查任務。調查團隊在遼河口海域設置6個調查站點,共進行了5個航次的海上調查,采用底拖網方式進行逐月定點捕撈,對魚、蝦、蟹、貝等水生生物的群落結構和多樣性進行動態采樣監測,并利用溫鹽深...
4月12日晚,營口站炮臺基地2021年度凡納濱對蝦淡化標粗工作,在蒙蒙的春雨中拉開了序幕。本年度淡化標粗工作從4月12日正式開始,預計6月中旬左右結束。本次蝦苗運輸量約為1500萬尾,炮臺基地全員參加。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蝦苗直到半夜1點左右才到達炮臺基地,同志們不畏風雨,堅守崗位,圓滿完成了本次接苗任務。本次接苗任務的圓滿完成,標志著本年度凡納濱對蝦淡化標粗工作順利開始,炮臺基地全體職工將秉承“科研為本,....